从《新青年》的“一枝独秀”,到“北李南陈”相约建党,再到《中国共产党宣言》《共产党》等不断涌现,100年前的青年用他们的智慧和热血让全世界听见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声音。 红色的七月,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同时也是曲折坚实的。 在许昌,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是一个具有“红色基因”的社区。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战争年代,在这里成立的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不畏艰辛,使许昌成为全省党组织活动的领导中心。 本期《许昌故事》带您走入七一社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重温红色故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01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就设在七一路 在七一社区内,矗立着一组雕像:在一张八仙桌旁,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主要成员传播党的思想,生动再现了他们当年满腔热血的革命形象。 “这是2016年设立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那段历史。”许昌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许昌革命老区史典》主编、研究许昌革命史30多年的陈书壮告诉记者,许昌地处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中共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 《中国共产党许昌历史》一书中这样记述:许昌是较早建立党的组织、在河南省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之一。1926年,中共许昌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1927年—1930年,中共河南省委为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形势的需要,先后3次在许昌建立中共豫中特别委员会(简称豫中特委)。 “1931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取消豫中特委。同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在原豫中特委基础上建立中共许昌中心县委。”陈书壮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又称中共豫中中心县委,地址在当时许昌南关土城街李全饭店处(现市区七一路南关清真寺和桃园大酒店之间地段)。刘晋(又名张本、张本固)任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书记。中共许昌中心县委时辖叶县、西华、临颍、郾城、许昌、长葛、洧川、舞阳、西平、新郑、密县等县(市)的党组织,隶属中共河南省委,有共产党员近300人。 (中共许昌中心县委遗址 图/陈书壮) 02发动群众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中共许昌中心县委成立后,负责领导许昌和周边县区的革命活动,同全省各地群众一起集会游行,通电声援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抵制并焚烧日货;深入开展“发展游击战,扩大红色区域”行动,扩大农民协会、穷人会、学生会等组织,坚持不懈地同国民党当局作斗争…… 据陈书壮介绍,当时,蒋介石统治的河南,到处设立特务组织,大搞“白色恐怖”,大肆捕杀共产党人,中共党组织的活动处于极度恶劣的环境之中。为保存党的力量, 中共许昌中心县委经常分头到各县了解情况,传达上级关于抗税分粮、进行反帝斗争、开展工运兵运、发动游击战争和地方暴动等指示,在斗争中尽可能地发展党的队伍,定期、不定期地回到许昌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发展河南党组织,配合红军反围剿,豫中特委与刘晋和李全商量,派中国革命互济会豫中革命互济会负责人王凤梧为李家店的经理,吃住在饭店,以互济会的名义负责党的联络工作。 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前身是中国济难会,成立于1925年9月。它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组织和领导下的一个革命团体。其主要任务是营救被捕的革命者,组织贫民救济运动,反对欺骗的慈善事业及伪人道宣传,救济烈士家属等。 当年,大批“红军反围剿的捷报”“拥护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对日宣战通电”以及纪念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传单源源不断地从李家店流出。 李全守在李家店,利用人地皆熟的便利条件,为地下党活动放哨站岗,并寻机向郊区农民、铁路工人发放革命传单,鼓舞许昌群众反对国民党强迫农民修筑许昌至南阳的道路。 省工委领导吕文远和刘晋冒着危险,亲赴西华、叶县、郑州、开封等地恢复建立各地区党组织。住在李家店的共产党员杨宗白担负着巡视的重任,终日奔波于许昌周边的村庄,发动群众,掌握革命动向。 一天,杨宗白从农村返城,恰值城关戒严,敌人从他身上搜出党的文件,于是将他逮捕。李全得知消息,不顾个人安危,以朋友的名义亲赴狱中探望。 03许昌成为全省党组织活动的领导中心 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 1932年7月,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李寿正叛变,致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吉国桢,省委常委、妇女会书记杨斯萍等14人被捕,并全部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中共河南省委遭受到严重破坏。此时,开封、郑州、洛阳、豫东、豫西、豫北等地的党组织均被严重摧残,造成全省性的党组织瘫痪。 1932年9月,新组建的中共河南省委再次遭受破坏,省委书记陈资平被捕叛变后,出卖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傅朝章,致使傅朝章被捕,并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中共河南省委的瘫痪,致使许昌中心县委中断了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在这紧急的时刻,许昌的共产党员凭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中共许昌中心县委的领导下,继续同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他们派出人员到上海等地,千方百计与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1932年12月,中共中央派在上海的张振亚回到河南,与坚持斗争的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并指示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书记刘晋等人赶赴上海,汇报许昌及河南党组织的状况并参加短期训练班。 1933年1月,刘晋等人回到许昌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在中共许昌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派吕文远任书记,刘晋任组织部部长,机关设在许昌。中共许昌中心县委的工作人员转为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并立即开展工作,许昌成为全省党组织活动的领导中心。 “在当时那么险恶的环境下,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在逐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队伍的同时,又建立了团的中心县委、互济会和姐妹会等党的外围组织,为恢复和发展河南省的党组织作出了重大贡献。更值得称颂的是,在省工委、省委成立以后,许昌的党组织又不断向上级输送了大量干部。”陈书壮说。 【信息来源:许昌晨报,作者:冯柯,信息时间:2021年7月14日】 抗战时期许昌党组织的活动 抗战初期,许昌的党组织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38年7月,中共豫东特委建立了以李爽为书记的中共鄢陵县委。1939年6月,根据省委指示,改组为鄢陵中心县委。同月,郑、荥、密工委书记张漫萍派工委委员石井(别名李义)到长葛恢复党的组织,于11月建立了中共长葛县委,辖13个支部和1个党小组,有党员71名。1939年8月,中共新郑中心县委派赵以文建立了中共禹县县委。1939年3月,中共豫中地委书记张维桢派李持英(女)到许昌建立了中共许昌县中心支部。8月,张绍渠、王津沈先后来到许昌,根据豫中地委的指示建立了中共许昌县委。在县委领导下,抗敌话剧团、抗日救亡宣传队、救亡农协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战地服务团等抗日救亡组织纷纷建立起来。1939年11月,“竹沟事变”发生后,许昌党组织的活动进入了严重困难的时期。1941年2月,党中央根据截获的国民党企图破坏河南省党组织的情报,决定撤离河南地下党区委以上干部。许昌辖区内,除鄢陵县有一部分未来得及撤离的干部尚在活动外,其余各县党组织的活动相继停止。 1944年春,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在27天内,郑州、洛阳开封等38座城池沦入日军手中。许昌市现辖的几个县,当时全部沦陷。1944年春,上级党组织派朱吟秋到长葛重新建立了县委,在县委领导下,共产党员李清河和抗日义士朱绍增组织建立了长葛抗日游击队,拥有40多人30多支枪。1944年4月,大汉奸陈秀峰(国民党长、新、洧剿匪司令,长葛沦陷后投降日军)残杀游击队员33人,使新建的人民抗日武装遭到重大损失。为了坚持抗日,回击顽固派对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镇压,中共长葛县委又组建了二百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坚持抗日游击斗争。 1944年7月25日,党中央发布了向河南进军的命令。1945年2月,在延安组建的抗日先遣队,在王树声、戴季英的率领下,迅速推进到了豫西。其中一部由张才千率领,进入禹县北部山区的马沟、浅井、扒村、无梁一带。在禹密交界的荟萃山,成立了中共豫西四地委、四专署、四军分区。由张才千任司令员兼地委书记,王其梅任副书记,刘晋任专员。3月,在禹县扒村建立了中共禹县县委和禹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辖两个区政府。4月,建立了中共禹、密、新中心县委,禹、密、新办事处。1945年5月,冀鲁豫军区一二八团夜渡黄河,开辟水西新区,7月,成立了13地委、军分区、专署,随之建立了鄢(陵)扶(沟)县委,鄢扶抗日民主政府和县、区抗日武装。1945年6月,河南军区六支队司令员刘昌毅、政委张力雄率部进入禹县西部神后镇,建立了中共豫西六地委,六专署、六军分区。随之又建立了中共禹(县)郏(县)县委,禹郏抗日民主县政府,并组建了县独立团。四、六军分区建立后,先后组织了神后战役、禹(县)密(县)新(郑)战役、禹(县)新(郑)战役和郏(县)北战役,歼敌伪军2000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党和政府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倒地”运动,收回广大贫苦农民被迫卖给地主的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抗日的积极性,纷纷参军、参战,扩大县区地方武装,巩固扩大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三支抗日先遣支队进军许昌,把我党领导的许昌人民抗日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来源:许昌网,2016年8月25日)
|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万里集团官方微信
万里运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