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查看
行业动态

东西牵手 扶贫花开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29

 援疆技术人才对新疆101省道一标选线进行地质勘查。

 

  林芝市产业路。

  编者按

  日前,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召开,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再上新台阶。虽相隔千万里,但交通人援建的脚步铿锵有力。随着东西部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深化合作,交通扶贫开花结果。本报今日集中报道湖北—新疆、广东—西藏、浙江—四川三对交通扶贫协作典型,展现交通运输系统在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的担当与作为。敬请关注。

  湖北

  补人才短板 撑起“大后方”

  “离开新疆之际,团队成员们细心地将编写、代拟的各项文件整理好,让质监总站的同事们在我们离开后能够更好地工作。”援疆的日子里,这是雷富宏印象最深的画面之一。

  2017年5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选派了10名道路养护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援疆团队,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开展为期半年的交通建设援助工作。宜昌市公路管理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科副科长、高级工程师雷富宏就是其中之一。

  补齐博州交通技术人才短板,撑起博州交通建设的“大后方”,这是援疆团队肩负的重任。

  湖北援疆团队针对博州交通技术基础工作的薄弱点,组织人员先后编写《博州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汇编》《质量监督工作实施细则》等22个文件;代拟制定《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8个文件,形成全领域制度框架,使各部门业务、职能、流程、管理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博州公路质量监督总站的成立,也是援疆团队引以为傲的工作成绩。2017年6月初,援疆团队将前期报编工作与实体化建设同步进行,主导促成与具有公路工程综合乙级资质的乐青市正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博州交通项目中心试验室,并于同年6月22日,正式成立博州公路质量监督总站。

  根据新疆关于加快成立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的要求,援疆团队积极谋划建立实体化企业,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对接湖北省业务能力强的企业进驻博州市场,提升博州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能力。加快PPP项目程序履行和进度,与财政部门、咨询单位、社会资本方紧密配合,做好施工组织和资金保障等工作。紧紧围绕博州2017年完成100亿元的目标,多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援疆期间,博州计划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新疆

  借力引智 量质提升

  “湖北省交通技术援助,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博州交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博州交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局长郑斌说。

  2017年,新疆博州交通基础设施计划开工156个项目,建设总里程2971公里,计划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这给博州交通发展带来机遇,但管理和技术人才方面的短板也就此显现。博州交通运输局认真分析了全州的交通建设管理和技术人才结构现状,借力借势、借脑引智,从湖北省“引进”10名专业技术人才。

  开工项目多,更要“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两手都要硬”。湖北援疆团队到达博州之后,为博州交通建设管理带来了新思路。其中,博州公路质量监督总站的成立,更为博州强化交通项目建设质量管控和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抓手。

  在人员落实上,博州公路质量监督总站采取“由博州交通运输局主导、援疆专家组配合”的模式;在机构设立上,配备站长1名、副站长2名、技术负责人1名,下设综合科、监督科、试验检测科三个职能科室,配齐检测工程师、实验员等人员。目前,博州公路质量监督总站已按照相关工作计划逐步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为博州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保驾护航。

  为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作用,博州交通运输局建立了湖北技术人才与博州交通项目管理人员的“一对一”结对机制。结对人员共同投入到建设项目的工可招标、合同管理、内业管理、技术支撑及工程三控三管中,通过勘察线形,研究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审核施工合同等方式掌握工作现状,明晰工作思路,推动博州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广东

  三管齐下提升“造血”功能

  广东对口支援西藏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二十几年里,广东省交通运输部门采取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与资金援助三管齐下,带动西藏地区交通发展。

  援藏过程中,广东援藏干部经常组织当地的交通质量监督人员、试验检测人员等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公路养护业务、路政管理业务培训,通过人才培训工程等项目的实施,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素质,促进西藏地区优势资源项目同广东省人才、资金、技术有效对接。

  2016年以来,西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业务骨干共50多人,先后到广东参加集中培训。今年,还将有30名西藏业务骨干到广东培训学习。

  近年来,互联网逐步渗透交通运输各领域。2016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和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共同举办广东西藏道路运输援助合作座谈会暨中国东西部“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合作高峰论坛。粤藏两省区运管部门签署《广东—西藏道路运输援助合作三年行动方案》,对口支援深化开展。

  2017年,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等东部企业开展深入走访,对拉萨交通运输骨干企业进行考察,培育开发西藏交通运输市场。目前,粤藏自驾协会续签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开发多条深度旅游线路;西藏土特产走出西藏,相关平台已落户广东深圳。

  下一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重点加强产业援建,持续开展东部企业走西部等活动,推动产业合作、聚集与提升,不断提高西藏等西部交通运输的自我“造血”功能。加强智力援建,通过行业信息化建设、骨干人员培训等途径,切实提升西藏交通运输发展的软实力和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各项合作协议的落地,以东部带动西部,以西部推动东部,最终实现东西部交通运输的务实合作与创新发展。

  西藏

  边陲新城绽放生机活力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地处边陲,每年有4个月被冰雪封锁。

  广东第四批援藏干部将“路通民富、路通财通”的成功经验带到了墨脱,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实施墨脱乡村通路工程,从2007年7个乡无一通路,到2010年实现5个乡通路,极大改善了墨脱群众出行条件。

  除了墨脱,察隅县和察隅农场也受交通制约,经济发展困难。2010年6月,负责结对帮扶察隅县和察隅农场的深圳市,把破除道路交通瓶颈制约作为对口支援察隅的关键。经过两年多努力,然(乌)察(隅)公路沥青铺设全线完成,打通了进出察隅的唯一公路通道,从察隅到八一镇的车程由2天缩短为10个小时。2010年至2013年,察隅县GDP、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0.9%、90.4%和66.7%,察隅农场总产值和职工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0.1%和69.5%。

  如今,林芝正成为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城,道路通畅,群众出行便利,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得以大力夯实。

  目前,西藏自治区农村客运站亭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拉萨市交产悦通公司西郊、柳梧客运站安全检测和监控设备安装完成,其他地区客运站相应设备正加紧采购安装;西藏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平台工程近日公开招标……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成为藏粤交通人的新目标、新任务。未来,两地将在道路运输方面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西藏道路运输期待着质的飞跃。

  浙江遂昌

  移植“遂昌模式” 培育“通江模式”

  浙西一隅的遂昌县,仅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小县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这里以赶街村货平台为引擎,诞生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遂昌模式”。

  根据新一轮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安排,2018年至2020年遂昌县和通江县建立扶贫协作关系。“遂昌模式”在相隔约2000公里的通江落地开花。

  物流配送是制约县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遂昌结合山区实际,启动农村电子商务进万村“赶街”项目,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土货进城”的双向流通。

  通江有优质农特产品,遂昌有优秀的电商企业、丰富的电商经验、先进的电商理念,如何使“遂昌模式”落地通江,通过电商平台,把通江藏在深山无人识的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市场,是今年4月被派往通江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遂昌县原副县长张春根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5月28日,通江县政府与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双方共同打造农村电子商务“通江模式”,以电商精准扶贫为核心特色,致力将通江县打造成为四川省电商精准扶贫样板县。

  7月20日,通江县农村电商发展动员大会暨农产品上线启动仪式正式开幕,空山土豆、青峪土猪、巴山土鸡、椴木银耳等多款特色农产品在赶街村货平台等30多个国内网络销售平台上线,通江农产品“走出去”实现开门红。

  下一步,遂昌县将在通江县因地制宜推广其在农村电商发展领域的经验,探索中小农户扶贫模式,加快推进农产品上行,帮助通江农产品走出大巴山,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电商“通江模式”,助力通江县脱贫攻坚多领域纵深推进。

  四川通江

  优质土货出山 村民为己代言

  “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还能通过电商这个平台为自家生产的土豆代言。”说起自家的土豆出了山,四川省通江县空山镇贫困户何元海笑容满面。这位68岁的老汉出现在宣传页面上,进入淘宝、云集等电商平台,为空山镇的优质土豆代言。

  通江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距县城约200公里的空山镇位于偏远的高寒地区,海拔1200余米,充足的光照和巨大的昼夜温差使空山镇能够产出高品质的土豆。但由于地处山区、电商不发达,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很难走出深山。

  今年1月,四川省通江县与浙江省遂昌县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后,双方将电商扶贫作为重要突破口,走出“电商搭台、政府倡导、市场运作、农户增收、贫困户脱贫”的新路子。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借助遂昌县农村电商优势,通江县全力培育10家以上电商企业,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扩展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推出一批互联网化的农特产品,带动一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通江不发达地区来讲,电商有如一支“活力棒”,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在遂昌县的帮扶下,双方合力找准电商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通江县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我今年上半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4000余斤土豆,挣了4800多元。过去,这么多好土豆都卖不出去,烂在了地里。”何元海说。在通江县,像何元海一样尝到电商甜头的群众还有很多。

  随着空山土豆、青峪土猪等特色农产品陆续出山,通江县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运行效率高、流通环节畅通、服务体系健全、物流成本低、带动示范效应强的乡镇村站点,使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


0374-3271036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26342号-3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20层

  • 万里集团官方微信

  • 万里运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