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换乘枢纽中心长途汽车站位于许昌东站南侧。其2013年7月开建,目前汽车站站房的主体工程完工。其建成后,可使铁路客运、航空客运、公路客运以及公交、出租等城市客运有效衔接,为旅客出行提供一体化综合换乘中转服务。 5月20日上午,初夏的太阳毒辣地烤着大地,4名工人正在施工。他们身着厚重的长衣长裤,戴着不透风的安全帽,手持电焊,顶着太阳,踩在20厘米宽、8米高的钢架上。他们空中闪转腾挪,如在平地上一般。远处,一列列高铁列车不时呼啸而过,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从候车到上车 一路上有雨棚 工人们显然没有“恐高症”,在8米高的地方作业,并没有妨碍他们轻松谈话。轻松的气氛不等于不注意安全。他们腰间都系着安全带,这是高空作业时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4名工人正在焊接发车岛雨棚钢梁!”万里运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赵红霞说, 汽车站共有两座发车岛,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可同时发送26车次,是未来车站发送班车的主要区域。两座发车岛与候车厅无缝对接,旅客从候车大厅检票一直到最终登车,一路处于雨棚的“保护”之下,不用担心烈日和风雨。 支撑发车岛雨棚的就是这些红色钢柱,共有24根,全部在生产车间精加工制作而成。赵红霞指着钢柱的顶端说,未来的雨棚呈拱形,钢柱顶端呈倾斜状有利于雨棚的安装。 照明设施、大理石柱面…… 更多考虑安全功能 从发车岛施工区向北走,不久便进入了车站站房施工区。车站站房主体为两层,局部为三层,占地1.2万平方米,包括候车大厅、售票厅、商铺和休闲场所。候车大厅面积为2100平方米,单层高度达8米。工人们正在大厅东侧的墙边搭设脚手架。 大厅中央的一根立柱上已经安装上了麻白色的大理石,用手一敲,发出嗡嗡的响声。大理石柱面的安装方法都是干挂的。“柱子上的大理石与地面大理石的安装方法不一样!”赵红霞说,立柱上的大理石不用水泥粘贴。安装前,工人先用膨胀螺丝将截好的角铁固定在柱子上,然后在大理石侧面打口装上锁扣。这样的安装非常安全。候车大厅的天花板上有序地排列着数百个圆孔,孔内垂出电线。这些圆孔是为安装照明设备而预留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这里均采用具有阻燃、无烟功能的照明设备。 日均发客量1.8万人次 缓解既有汽车站压力 零距离换乘枢纽中心汽车客运站按一级站标准设计建设,占地面积为98亩,建筑总面积为51243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的是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包括主站房、发车岛、维修车间及地坪等项目。 二期工程还包括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加油加气站、地下停车场、快捷酒店等项目。 该项目负责人——万里运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柏强介绍,目前市区现有的几个汽车站大都建于20世纪90年代,设施老旧,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该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后,拥有130个场内待发停车位、26个发车位。 其日平均发送旅客可达1.8万人次,可有效减轻市区既有汽车站的压力。 (原文转载自许昌晨报 记者 吕正子 ) 工人们站在8米高的钢架上作业 |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