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查看
公司新闻

刘华仑:新时代的道路运输文化建设

文章作者:刘华仑 发布时间:2017-10-18


    在市场格局深刻调整、行业生态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道路运输文化建设的时空、情景、对象、
前提等有关因素与以往有所不同,语境相应变化。只有适应新趋势,解决新问题,才能更好地规范道路运输文化空间。也因此,围绕大主题,传播正能量,永葆先进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加强道路运输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提高企业文化品质,与大交通战略统一

道路运输企业之间经过多年互利共赢的业务往来,有着相互信任的基础。在网络、安全、人脉、运营等方面进行商务协同,得心应手、配合默契,保持着“同志+兄弟”的深厚友谊,守望相助,崇尚团结,敞开胸怀,充分包容对方。同时各种运输方式共处大交通体制内,彼此堪比邻里关系。而邻里关系的文化精神则是天下一家、视邻若亲。其中,道路运输承担运量大、覆盖范围广、通达程度高的重任,具有微循环广覆盖的先天优势、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竞争优势、穿针引线、牵线搭桥的衔接优势针对当前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定位不准确、角色不清晰等问题,促进运输模式创新,推进运输资源整合,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各定其位、各尽其能、融合交汇,也涉及到文化建设定位的问题,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概而言之,道路运输企业在社会化运输范围内和统一运输过程中,加快构建和完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提高运输服务效率、质量效益和运营效能,保持着“天下交通一家亲”的独特文化。


 

 

道路运输存在小、散的特点和弱、差的弊端,远逊于其他运输方式市场集中度。若是企业之间的实力不对称、口径相差大,妨碍相互对接和横向联系,容易造成重复性过度投入、交通体系发展矛盾、难以深入混改等大结构、深层次的问题。若是道路运输培育大企业、组建大联盟,搭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以高档装备、高端服务带来大市场和新空间,向小微企业赋能,促使小货运、小中介等转为直接承运人、物流销售人。基于此,企业文化建设可使大企业的人文素质得以优化,竞争力得以提高。对内,它是一种向心力;对外,它是一面旗帜。最终,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信仰,渗透到从业者的血液里,为企业生存、竞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基础保证在传承和弘扬行业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吸纳行业文化精髓,与行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这种优秀文化形成以后,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具有很强的吸收接纳能力

“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建设和运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跨境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渐成新的投资风口。道路运输企业主动融入之中,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商业网络提供高端化、产品化和系列化的国际道路运输服务,通过企业文化来塑造自己的企业品牌,促进区域合作和民心相通,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落地生根。站位于此,“天下交通一家亲”的文化意境显得弥足珍贵,将其付诸实践,打造文化线,编织文化网,发挥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也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道路运输企业秉承此义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最终,所有参与者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从中经济发展中受益,在文化理念上共鸣,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二、树立先进企业标杆,为新常态提供参考

企业文化本质和作用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需要给企业和员工以行为指引。换而言之,企业文化不仅要讲企业怎么做,也要讲员工应该怎么做。毕竟,企业是以劳动者创造产品的集合性组织,其意义不仅是提供产品,更是培养人、造就人。许昌万里运输集团重点打造“万里一家人”文化,确定“发展企业,成就个人,小康家庭,回报社会” 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价值观,梳理企业文化的体系,将价值工程理论引入企业实践,将价值追求作为立业之本,完成叙事对象的转移,超越工具层面思维,弘扬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个性,全面塑造万里人大气沛然的社会人格,强调企业创造价值被社会尊重。企业以服务创造价值,全员在创造价值中度过每一天。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内心有价值底线。企业有所取有所不取,员工有所为有所不为,凡事有基本的价值信仰、价值判断、道德底线和经营底线,拒绝损人利己之事,无论这些事情是否带来巨大利润。二是做事有价值关怀。公司对自然、资源和社会都心存感恩,营造人文关怀的有情世界。三是每天有价值实现。对员工来说,价值实现并非每天创造利润,而是每天为他人带来价值,自身才有存在价值,最终受社会尊重。四是融入交通领域PPP合作模式,参与公用事业建设,更好实现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体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尽管绿色运输并非资本市场热点,却体现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价值关怀。

公司愿景定位于“立足中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拥有多项核心发明专利,加入中国绿色货运行动,承担国家重大现代物流工程项目,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立足道路运输一体化产业,致力于发展节能高效的绿色产品,货物运输、现代物流等业务走在区域市场前列,不追求行业单冠,而是推崇行业表率。不仅是自己做大做强,更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

   

三、善用文化载体,与新媒体完美结合

道路运输组织文化的形成、扩散主要途径与手段,包括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或是可用载体,或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工具等,都与产品相关。那么,相关信息和舆论从自我传播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会有不同版本的解读和阐释,影响社会共识。比如规模以上道路运输组织设立党的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人们通过官媒信息,参与互动和评论,以平等交流改变公众的感知模式,较好地促进公众对组织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完备的实力和媒体支持。有的企业轻视文化传播,连简单网页都没有,或者是网站长期不更新,处在“僵尸”状态。尤其是互联网、微传播等新媒体兴起,悄然改变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维取向,直接影响道路运输组织文化的语境,对组织共识的形成与凝结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应当成为道路运输文化建设的智能工具。首先,创新文化传播治理范式。加强大企业、大联盟和大平台的党建工作,引导小微企业、个体从业者加盟其中,正面阐释与宣传道路运输文化,纠正信息传播中的思想差异和认知偏差,构建整体联动、优势互补、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格局,传递有价值的权威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公众对道路运输的关注方向和价值判断,引导盲目批评向建设性意见转型,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其次,主动设置和营造健康向上的议题。紧密跟踪网络热点议题的连锁演化和再生,防范议题陷阱,在新媒体中多维嵌入,用积极向上的议题链牵引正能量的价值链。再者,规范信息传播底线,加强媒体传播空间的法治管理,引导公众自觉坚守制度底线,增强自律和责任意识,拓展行业楷模在微传播空间中的扩散广度和深度,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并建立微传播风险预警与干预机制,对信息风险和舆论暗流实施精准靶向的微干预,增强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降低不良文化的传播风险。另外,纠正传播空间的价值偏见。针对微语境中较为突出的物化生存、精神懈怠现象,树立精神火炬,化解网络浮躁与焦虑,批驳错误的思想和观点,用真理战胜谎言、谣言,让那些无处皈依的“自我”安放在正确的理念和情怀中,让行业中人、社会各方对道路运输文化的感知从信到爱,最终付诸行动。

 

(原文刊载于《中国道路运输》2017年第10期总第381 P71-72“商道BUSINESS”)

0374-7388988

Copyright@2024 WANLI TRANSPORTATION CO., LTD.

豫ICP备17026342号-2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二楼

  • 万里运业股票代码